“上帝”潰敗于3毛錢
文章原載:溫州保潔公司電話 文章出處:http://www.97k8.com/ 文章版權:如需轉載本文,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,謝謝!
“上帝”潰敗于3毛錢趙志疆我的1位朋友在某家銀行供職,與其服務崗位不相吻合的是,他的脾氣特別壞,工作多年而絲毫未改。1天,1位顧客因其服務態(tài)度與他發(fā)生爭執(zhí),顧客1怒之下脫口而出,“我是你們的上帝,你怎么是這樣1種態(tài)度?”朋友哈哈大笑,“就憑你還想當上帝?”1番話噎得那位臉紅脖子粗的老兄半天沒回過神來。使我再次回憶起這件往事的原因是,新近看到了銀聯跨行查詢收費1事的終塵埃落定。在交通銀行先行公布跨行查詢收費公告后,1直態(tài)度曖昧的工、農、中、建4大銀行在五月一七日終于明確加入收費陣營。他們紛紛在各自的網點發(fā)布收費公告,將于六月一日起開始收取跨行查詢費,收費標準與交行1致,境內跨行查詢每筆手續(xù)費零.三元。從跨行取款收費、大額提現收費、小額賬戶收費,到如今已成定局的跨行查詢收費,無論反對者如何義憤填膺、慷慨陳詞,銀行每次都是在人聲鼎沸之中終達到了自己預期的目的。經歷過這1系列變故,我想,任何1個頭腦稍微清醒1些的顧客,都不再會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銀行眼中的“上帝”。每次制定出收費計劃之后,銀行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,這樣的舉措是符合市場經濟規(guī)律的。那么,也許我們首先有必要弄明白的是,銀行是不是在依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(guī)則行事?眾所周知,市場經濟強調的是無特權的市場主體,以及平等協商的交易品格。然而通過這1次次置民眾呼聲于不顧的收費行為,我們看到的是1個充滿了特權的市場主體,和它很不平等的交易品格。難道在這些銀行的眼里,獨斷獨行的收費就可以包括市場經濟的全部內容了嗎?為什么1涉及收費,銀行總是高高舉起市場經濟的大旗,到了制定游戲規(guī)則以及履行服務職責的時候,卻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呢?而對于普通顧客來說,就連坐下來與銀行進行平等協商的資格都爭取不到,更不要再提什么“顧客就是上帝”了。市場經濟顯著的特點就是自由競爭,壟斷則是其鮮明的對立面。然而通過4大銀行聯手收費的舉動,非但無法讓人看到自由競爭,與此相反,倒是使人窺見了壟斷的影子。4家銀行,市場定位不同、經營理念不同、營銷策略不同、各自實力也不盡相同,而且又互為競爭對手。但是在跨行查詢收費這件事上,他們的步調卻出奇地1致——同樣的收費標準、同樣的收費日期,甚至就連發(fā)布收費公告的日子也相去無幾。如果彼此之間不是先行針對這些收費細節(jié)達成了1致,這樣的結果顯然說不過去。當這些態(tài)度強硬的壟斷個體默契地結為1個壟斷聯盟的時候,上帝從天上跌落到人間似乎也就在所難免。3毛錢,錢雖不多事卻不小,當顧客1次次在壟斷聯盟的面前敗下陣來之后,也就使下1次更大面積的潰敗成為了可能。由此不僅意味著他們話語陣地的逐漸萎縮,以及自身利益的更加難以保障,同時也生動地展示出“上帝”在銀行心目中地位的淪喪——當上帝連自己口袋里的3毛錢都無力捍衛(wèi)的時候,誰還會真正把他看作是上帝?事到如今,我終于能弄明白當初我的那位朋友為什么會哈哈大笑了。